中國少年報社 編輯記者 2007年2月 - 現在 工作地點:北京 工作職責和業績: 負負責本報1版新聞板塊、3版辦文學板塊編輯和采訪,獲得“中少新聞獎”,發表精品文章如下: 《10歲小小記者看香港》、《進城農民工子弟生存狀況報告》、《畢業了,你給伙伴寫些啥?》、《奧運場館早知道》、《節能減排專題報道》、《小小記者采訪十七大》、《胡錦濤爺爺回信了!》。 策劃組織重要活動如下: “2007‘中國好少年’評選”活動、“10歲小小記者看香港”、“中國少年兒童平安行動”、“‘孩之寶’為奧運英雄鼓掌”、“進城務工子弟生存狀況系列報告”、“‘07之夏’畢業升學系列”、“‘知榮名恥學做人’頒獎典禮”。 廣州三聯書店 外文原版書刊采購經理 2004年12月 - 2006年9月 工作地點:廣州 工作職責和業績: 實現書店外文書銷售額增長50%以上,銷售碼洋300萬元,利潤增加57萬元; 實現了外文書銷售由設計類主導向文學小說類主導的轉變,優化了產品結構,加快了資本周轉速度; 親手創辦并任《廣州三聯書店書訊》主編,促進了會員制度的推廣和團購工作的開展。 江蘇少兒出版社 助理發行員(分管華東大區) 2003年9月 - 2004年9月 工作地點:南京 工作職責和業績: A.參加南京民營書商訂貨會,開發民營渠道34家,年銷貨碼洋1000余萬。 B.收取各地陳年舊賬60余萬。 《珞珈青年報》 副社長(主管廣告與發行) 2001年3月 - 2003年3月 工作地點:武漢 工作職責和業績: 創立了免費直發制度,合并改組了所屬四個新校區的發行網絡和機構,每期報紙出版后派人專門發放到校園各個辦公室、寢室,發行量由2萬份增加到4萬份。 建立了武漢5大名校(武大、華工、華師、湖北大學、武漢科技大學)加盟的武漢大學學報發行大聯盟,將報紙發行到五大學校的各個角落,發行量由4萬份發展到8萬份。 創立了廣告租賃銷售模式。本人親自出任報紙駐《武漢商報》等媒體代表,商談與對方開展廣告資源合作事宜,報紙廣告從原來的0發展到最高峰的每期廣告收入達10萬元之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