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方位跟蹤從面輔料到廠、裁剪、生產、后整、出貨的全過程。 早期檢驗(初期) 大貨一開始生產就可以進行早期檢驗,主要是到車縫車間看每個工序各個車位的車縫質量,加強控制一些關鍵部位或難度比較高的工序的質量控制,盡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及預防問題。 中期檢驗 大貨有10%成品就可以進行中期檢驗,每個顏色檢查10件以上(盡量齊碼),需熨燙好,可以檢查整燙的效果。如果要成衣洗水的話,需洗好燙好,可以檢查洗水效果(手感、顏色、外觀等)。如果大貨包裝物料(膠袋、紙箱等)已經到廠的話,試裝一箱看包裝方法是否正確及包裝效果是否良好,沒有大貨包裝物料的話可以用尺寸類似的物料代用,同時要核對一下工廠的包裝資料是否正確(避免翻譯上的錯誤)。 中期檢驗程序: 對款式(Style):大貨的款式與樣衣+樣衣評語+相關資料比較,看是否一致,主嘜、洗水嘜等輔料是否正確。 對資料:所有的驗貨資料都要逐句檢查一遍,看大貨和資料是否有不符點。 對顏色(Color):大貨面輔料顏色與色樣對比看是否有色差。 摸手感:大貨手感與手感板對比,看是否偏硬偏軟太干太滑等。 量尺寸:盡量每色每碼量2件以上。 寫報告:指出需要改善的問題。 尾期檢驗 大貨完成車縫,燙好查好,完成80%以上裝箱后可以進行尾期檢驗。 尾期檢驗程序: 抽箱:按照公司規定抽取檢驗樣本。每個顏色、每個尺碼、箱號的頭、中、尾都要抽到,比如共有100箱,可以抽取第3、23、47、76、95箱(結合顏色尺碼分配情況)。 對包裝(Packing):檢查箱嘜(shipping mark)、包裝方法(packing method)、包裝物料(packing material)、裝箱狀況(carton condition)、顏色尺碼數量分配(assortment)等。 看中期驗貨報告中提出的問題是否已全部改善。 對款式(Style):大貨的款式與樣衣+樣衣評語+相關資料比較,看是否一致,主嘜、洗水嘜等輔料是否正確。(如果中期或早期對過,此步可省略) 對資料(Information):所有的驗貨資料都要逐句檢查一遍,看大貨和資料是否有不符點。(中期對過的部分可跳過) 對顏色(Color):大貨面輔料顏色與色樣對比看是否有色差。(中期對過尾期也要再對,因為面料顏色會有缸差) 摸手感:大貨手感與手感板對比,看是否偏硬偏軟太干太滑等。(中期摸過也要再摸,因為每缸洗出來的效果不同) 量尺寸:每色每碼量3件以上。 寫報告(Report):決定大貨是合格(Pass)還是要返工(Reject)。